验收通过!四川自然资源领域5个科研项目交出成果
12月6日
根据四川省自然资源厅科研项目管理相关规定
省厅在成都组织召开项目验收会
其中,5个科研项目
通过验收
↓↓↓
序号 | 项目名称 |
1 | 《川西南西昌盆地三叠系暗色泥页岩沉积环境及源区构造背景》 |
2 | 《红层丘陵区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地质环境问题与对策研究》 |
3 | 《基于高分SAR影像的滑坡灾害隐患早期识别》 |
4 | 《溃散性滑坡作用下埋地天然气管道成灾机理研究》 |
5 | 《民族地区地质遗迹成景机制与地质公园建设模式创新研究——以甘孜州八美变质岩石林为例》 |
5个科研项目
基本信息如下
↓↓↓
01《川西南西昌盆地三叠系暗色泥页岩沉积环境及源区构造背景》
该项目由省国土科研院(省卫星中心)承担
项目以我省西昌盆地基础地质研究和能源资源找矿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研究基础,通过对西昌盆地三叠系白果湾组暗色泥页岩开展沉积学、层序地层学、构造学、石油地质学和地球化学等研究,基本解决研究区地层单位不统一的问题,基本查明暗色泥页岩的发育层位、岩性组合、时空分布等地质特征,完成新的西昌盆地岩相古地理特征和沉积相带的展布研究,明确有利相带展布,指出下步页岩气勘探方向。解决西昌盆地天然气页岩气产气地层研究中存在的空白,项目成果对西昌盆地区域找矿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02《红层丘陵区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地质环境问题与对策研究》
该项目由成都理工大学承担
项目以遂宁市海绵城市建设为背景,总结低山丘陵区红层与河流沉积覆盖层地质结构类型与特征,分析归纳地质结构与海绵设施结构组合特征关系,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建立大气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三水”转换关系模型,深入评价海绵设施结构下降雨强度对地下水渗流场的影响。通过全域多时段污染物检测方法,查明海绵设施结构下污染物迁移变化规律,总结海绵城市建设中存在的地质环境问题,从地下水、边坡稳定性和重金属污染等多个方面提出针对性防治措施建议,相关研究成果为我省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了有益经验。
03《基于高分SAR影像的滑坡灾害隐患早期识别》
该项目由西南交通大学承担
项目以四川省西部山区地质灾害点为主要研究对象,将SAR影像分割和干涉处理技术结合,研究形成一套基于高分辨率SAR影像的滑坡灾害隐患信息提取方法,能快速识别、提取研究区的滑坡隐患区,为救援的迅速开展和次生灾害的有效预防提供了技术支撑。
04《溃散性滑坡作用下埋地天然气管道成灾机理研究》
该项目由西南石油大学承担
项目以我国中缅输气管道等大型输气管道工程所经过的山区存在(产生)溃散性滑坡灾害的条件为背景,着眼溃散性滑坡给山地天然气管道的安全运行带来巨大威胁、滑坡体与管道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及溃散性滑坡作用下的管道成灾机理成为当前的热点与难点问题等现状,以溃散性滑坡土体和经过滑坡区的山地天然气管道为研究对象,搭建水槽实验平台,建立溃散性滑坡区域内埋地天然气管道动力响应的全过程仿真模型,揭示了管土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探究了溃散性滑坡作用时管道的应力应变演化规律及极限状态。
05《民族地区地质遗迹成景机制与地质公园建设模式创新研究——以甘孜州八美变质岩石林为例》
该项目由成都理工大学承担
项目以八美变质岩石林为例,探索民族地区典型地质遗迹成景机制,构建民族地区地质遗迹科学评价指标体系,创新民族地区地质公园建设模式。项目内容包括结合地质、地理、环境、人文等因素,归纳民族地区地质遗迹保护与开发面临的新问题与新要求。研究丹巴白云母矿床、八美变质岩石林成景机制,构建民族地区典型地质遗迹科学评价指标体系。结合脱贫攻坚、生态建设、全域旅游等要求,探索新时代民族地区地质公园建设创新模式与路径建议。项目有利于弥补民族地区地质遗迹保护与开发的理论研究不足与实践指导不力,有利于继续保持四川在地质遗迹保护与开发方面研究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