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科学家和译者都有国界——当翻译遇到敏感话题(科学家 翻译)

在一节党课上,老师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科学和科学家都有国界。不信,近看美国打压中兴、华为事件,远看当年的钱学森事件。表面看,这不过是跨国界的科技发展,但是由于国家利益冲突,科学和科学家的发展都受到了阻挠。


这让我想到一些翻译实践经历。作为译者,其实也有面临这种冲突的时候。不一定是激烈地对我国的负面看法,但是轻微的负面言论,从情感角度讲,首先会让译者心里有点不舒服。

而从客观的发行角度讲,如果译者保持中立、甚至为了保证忠实于原文,一五一十讲一些中度、重度负面言论翻译成了中文,然后客户发表了,那么这篇文章会在网络“存活”吗?作为译者,是否也要对文章的传播负责任?

从这个角度说,语言和翻译语言都是一门艺术。它不是机械的双语对等,而是一门涉及了语言用法、语中情感、社会适应、沟通作者等的艺术。如何解决呢,我不成熟的方法有:

与作者沟通。某些话能不能修改一下或者做删除处理?保持专业领域的评论,不要扩大化到社会领域。

自己用中文中不那么强烈、但意思近似的词语替代。比如来自知乎的这个经典案例:如何翻译具有政治等倾向的词?“日中”是否要翻译为“中日”,“日中戦争”是否要翻译成“抗日战争”或“日本侵华战争”?:

科学、科学家和译者都有国界——当翻译遇到敏感话题(科学家 翻译)

我很赞同这位答主老师的观点,即使是译者,也承担着跨文化交流的重大责任,要时时刻刻站稳政治立场。脚下是我们的祖国,守土一方是我们的政治责任。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公众号
公众号
在线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