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不能“躺在实验室睡大觉”……代表委员的这些建议你怎么看?- 两会热搜
刘希娅代表:科学运用人工智能改进学生学习方式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总校长刘希娅建议,科学运用人工智能改进学生学习方式。一是加强教师人工智能使用意识和能力的专业培训。二是以评价牵引学习方式变革,培养与提升数字时代学生需要的核心素养。三是科学利用数字化尤其是人工智能技术扩大优质教育资源。
王仁祥委员:统筹推进职普融通,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选择需求
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教育厅副厅长王仁祥建议,统筹推进职普融通,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选择需求。要强化中职基础性地位,需从国家层面出台高中阶段教育布局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指导各地统筹测算高中阶段教育学位规模;加快改善公办中职学校的办学条件,严格控制审批新设民办中职学校;加快实施中职“双优计划”、全面提升关键办学能力,并强化中职教师队伍建设。
李燕锋代表:构建协同合作、有效衔接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支持生态网络系统
全国人大代表、广西贵港市图书馆党支部书记、馆长李燕锋建议,构建协同合作、有效衔接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支持生态网络系统;同时加快建立覆盖心理健康教育、预防、筛查鉴别、早期干预和转介及动态评估的服务体系。加强心理健康专业人员队伍和多学科团队建设,建立心理健康服务专家库,把精神科医生和护士、心理咨询师、职业治疗师、言语治疗师等相关专业人员动员入库;同时推动各地将心理疾病治疗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充分发挥官方网络咨询平台力量,为青少年提供专业公益心理咨询服务。
陈军代表:科技成果不能“躺在实验室睡大觉”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副校长陈军建议,科技成果不能“躺在实验室睡大觉”。要理顺机制,搭建平台。各级政府与各高校、科研院所同向发力,高质量、快节奏打造合作的平台载体,促进高校和企业双向奔赴。提升科技成果评估、交易、转化等环节的规范性和透明度,加强市场机制和激励机制的建设,健全成果转化平台服务机制,健全产学研用对接合作机制。加大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投入,持续加强科技创新与产业之间的衔接和融合,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
李孝轩委员:完善人才供需匹配机制保障高校毕业生就业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李孝轩建议,完善人才供需匹配机制保障高校毕业生就业。一是健全以国家发展战略和规划为载体的需求预测机制。二是完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机制,激发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内生动力。三是加快补齐人才供需匹配短板。
方燕代表:以法治力量护航未成年人网络安全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金诚同达(西安)律师事务所主任方燕建议,以法治力量护航未成年人网络安全。一是完善培养体系,落实家长监管责任;二是夯实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主体责任,明确网络平台以及网信部门的管理责任;三是明确网络平台以及网信部门的管理责任,进行事先审查和过程监督;四是多部门综合治理,筑牢网络保护防线。
胡海娟代表:将教师科技培训纳入学校评价机制
全国人大代表、呼伦贝尔市海拉尔第二中学教师胡海娟建议,逐步建设和完善科学合理的科学教育管理体系和评价标准,将教师科技培训纳入学校评价机制。将小学、初中高中科技特长生取得相应国家、省级成绩纳入升学体制,将科学教育纳入教师职称和各级教育系统教师评优体系。
严纯华代表:加快科学研究范式和科研组织模式变革
全国人大代表、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建议,以有组织科研加快科学研究范式和科研组织模式变革。一是以服务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为主攻方向布局大平台,搭建有组织科研的载体,提高体系化、建制化建设水平。 二是以破解关键技术难题和联合技术攻关为问题导向凝练大项目,健全重大任务组织机制,有组织地主动谋划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引领性的重大科研任务,建立重大任务联合研究机制,研究真问题、解决真问题。三是以多学科交叉融合目标牵引组建大团队,在实战中发现和造就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韩旭代表:加快构建政校企创新联合体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韩旭建议,加快构建政校企创新联合体,创新科研驱动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鼓励高校加强特色专业与专业群建设,将产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计划制订、课程设置和教材开发等环节;联合企业共同打造与产业高度契合的课程资源,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资源;基于地方产业特色和产业优势,重点围绕创新能力建设、产业转型升级开展工作,加强人才、科技、项目的深度协作和精准合作。
张锁江代表:加强国家层面的中试能力建设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大学校长张锁江建议,建议加强国家层面的中试能力建设,布局、建设一批具有行业共性或技术共性的高水平国家中试创新基地,与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科技部主导的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形成全过程、全链条衔接,协同高效的国家创新平台体系。同时,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在中试基地建设安评、环评审批,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定,中试产品销售,研究生培养等方面出台专门政策,支持中试基地建设,真正实现高水平科技创新和高质量成果转化的深度融合和双重突破。
裴红霞代表:推动京津冀基础教育协同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石家庄外国语学校党总支书记裴红霞建议,进一步推动京津冀基础教育协同发展,要完善工作机制,加强顶层设计。实现三地基础教育优质资源互联互通,共建共享。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建立定期沟通交流机制,有效推动落实京津优质中小学基础教育资源同河北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