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教科研:从实践者走向实践家(幸福教育实践论)

感谢您关注“永大英语”!

幸福教科研:从实践者走向实践家(幸福教育实践论)

幸福教科研:从实践者走向实践家

成尚荣

摘要:幸福教科研,用温暖的方式将教科研送到每一所学校,送到每一位教师手上。从实践者走向实践家,是幸福教科研的价值追求。实践者与实践家都需要重视实践、首在实践、重在实践,扎根实践。实践家在三个方面发生超越:超越经验、自我理论认知的深化、创造性智慧的提升并形成实践家的重要特征。锻造实践家,要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下功夫,要确立教学即研究的理念,要学会持久、深入反思和及时改进。

关键词:幸福教科研;实践者;实践家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省教科院”)举办教科研公益活动,取名为“幸福教科研”。这一命名,内涵丰富,意蕴深刻。

美国教育学者内尔·诺丁斯在《幸福与教育》中认为,教师与学生过幸福生活是教育的核心目的。苏霍姆林斯基也一直诠释教育幸福问题,认为学校对个人的幸福应予以关怀。他提出:“道德美才是一种幸福。”[1]陶行知视“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为人生的最大幸福。教育家论述幸福,哲学家更关注幸福。马克思有着更宏大、更深刻的幸福观:“如果我们选择了为人类而贡献出自己的全部的话,那么不管是什么样的阻挠,都不可能使我们屈服。……如果我们选择了这条路,那么我们便不会再沉浸在那贫弱、狭隘与利己主义的愉悦当中,人类的幸福就将成为我们的幸福。”[2]总之,幸福是人类共同的、永远的追求。

我们一直在领悟和践行这些论述。但是,有个问题我们绕不开:教科研真的是幸福的吗?在我们的理念和经验认知里,教科研是研究高深学问的,是讲逻辑、讲理论、讲科学的,枯燥乏味,过于理性,怎么可能是幸福的呢?苏霍姆林斯基那句名言一直在激励并鼓舞我们:如果你想使教育工作给教师带来欢乐,使每天的上课不致变成单调乏味的义务,那就请你把每个教师引上进行研究的幸福之路吧。这一思想我们将如何准确理解又如何把握和落实好呢?这的确是一个难题,但也是一个可解题。

幸福教科研:从实践者走向实践家(幸福教育实践论)

一、幸福教科研:以温暖的方式把教科研送到每所学校、每位教师手上

首先,幸福教科研关涉到教科研的目的。教科研是为了探索教育规律,让我们对教育本质有更深刻的认知。陶行知从四个方面论述教育科研的目的:一,教育为最有可为之事。古今名人莫不由研究教育而出。二,我敢断定要想在国际教育上得到第一流位置,我们必须在教育上有第一流的贡献。这种贡献是持续不已的研究,苦心孤诣的实践产出来的。三,我们研究学问,非只为增加一点个人的幸福,目的总是要改造社会。四,随便要改良什么教育,都离不了实验,教育学术,吾人所宜研究[3]。教科研为教育、为社会带来幸福,也为学校、为教师带来幸福。

其次,幸福教科研关涉到教育思维的变革。教科研需要批判性思维、逻辑思维、创造型思维。幸福教科研还要努力践行关怀性思维。这里仍要提到内尔·诺丁斯,她关心伦理在教育中的重要价值与实现,提出一个重要命题:“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她引用哲学家海德格尔的观点进行深入解释:“关心是最深刻的渴望……我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关心之中,它是生命最真实的存在”,它是“人类的一种存在形式”[4]。因为关怀思维,因为教育的关心模式,教科研让教师在追求严谨、科学的同时,有内心的温暖,有被爱、被尊重的感受,有幸福的体验。换句话说,幸福教科研追求的是对教师的关怀,其本身就是幸福的象征和手段。

再次,幸福教科研关涉到学校管理理念的转变。教科研要建立起研究的制度,并由此推及学校管理制度的变革。值得注意的是,学校管理还应确立道德领导的理念。现代教育管理,已将道德领导置于领导的核心位置,认为领导权威不仅来自学术、专业,还来自“道德”的力量,既要关心人的情感、价值观、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联系,也要强调共同体成长对价值观的承诺、教师对专业追求的幸福以及工作本身的愉悦。道德领导的理念创建了幸福教育模式,让“道德美才是幸福”的价值愿景得以实现。而这样的理念也会影响教师的教育理念,让学生幸福起来。

从以上分析看,我们感受到幸福教科研的意蕴:帮助教师从对教科研科学性的追求中,克服畏惧感和距离感,以温暖的方式将教科研送到学校,送到教师手中,形成特有的教科研文化,形成江苏教科研的特色和气象。

幸福教科研:从实践者走向实践家(幸福教育实践论)

二、努力成为实践家:幸福教科研的幸福之所在

幸福是可以确证的。前段时间,我和宗锦莲博士一起去南京市樱花小学参加教科研活动。南京市樱花小学是办在老小区的一所极为普通的小学,但是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已被誉为办在家门口的一所好学校,正在成为一所新优质学校。一所小学的崛起,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校长张健和他的团队从心底里感受到是教科研带给他们信心,教科研让办学有方向,育人路径有新拓展,帮助学生进步有好办法,教师专业发展有重要阶梯,提高教学质量有规律可循。几年前,在各级教科研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学校成功申报了教育部课题“小先生制下伙伴学习的实践探索”,这一课题成了学校发展的重要载体,为师生发展搭建了高平台。学校将课题研究落实在课程、教学改革中,课堂教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教师的精神面貌用焕然一新来形容并不过分。宗博士告诉我:课题研究前,开会、讨论,老师们基本不开口,不敢说、不愿说,也无话可说。而如今,教师变了,成了教科研的积极参与者,并将教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行为,与“小先生”共同成长。

我在樱花小学还听了一堂语文课《两小儿辩日》,两小儿争辩太阳在早晨和中午距离人们远近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视角、运用不同的学科知识和生活经验参与讨论,成为两小儿中的一儿;用表格的方式整理观点、阐释理由;自己调整板书,理出辩论的论点。学生视野开阔、思维活跃,课堂成了辩论场,学习成了思维碰撞的过程,但这一切又是通过听说读写来进行的。课文中有句话,两小儿想知道谁是谁非,问孔子,“孔子不能决”。教师请学生结合孔子的名言,比如“学而不思则罔”“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谈谈自己的看法。课文以两小儿的话“孰为汝多知乎?”(谁说你知识渊博呢?)来结束,教师设计了一道课后思考题:这句话去掉好不好?为什么?这堂课以思维为核心,以学习活动为手段,采用多种方式打开学生视角,打破学科边界,体现了课改精神,又体现了“小先生制下的伙伴学习”的特点,是一堂好课。

案例来自教改实践,是开在改革田野上的花朵。这堂课,让我埋在心里的一个概念——“实践家”活跃起来。实践家的概念源自日本教育学者佐藤学。他说,在日本,教师形象的类型可以划分为作为公仆的教师、作为劳动者的教师、作为技术熟练者的教师、作为反思性实践家的教师[5]262。他认为,“反思性实践家的教师”“把教师工作界定为高度专业化的职业,它不是依据科学知识与技术,而是求之于通过实践情境的省察与反思而形成的实践性见解与学识。……主张民主自律性,构筑同学生、家长、同事及其他专家之间的合作关系,创造性地直面科学技术不能解决的复杂难题”[5]264。究竟是实践者,还是实践家呢?有学者认为这是翻译的问题,说的就是实践者。但我仔细阅读了全文,认为“实践家”是佐藤学深入思考、研究后,对教师形象的专业化认定,是对教师专业发展境界的描述,是对作为公仆的教师、作为普通劳动者的教师、作为技术熟练者的教师的提升与超越。我将“实践家”的概念进行迁移,并结合我国教育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用它来解释教科研之于教师发展的价值、目的与境界,还是比较适合的。

幸福教科研:从实践者走向实践家(幸福教育实践论)

三、“实践家”是对“实践者”的认同,又是对“实践者”的提升与超越

(一)实践者与实践家都首在实践、重在实践

实践者与实践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不可分离,更不可对立,应积极对话。实践者与实践家都要实践,首在实践、重在实践、扎根实践。实践,是实践者、实践家的生命源泉。离开实践,便谈不上是实践者,实践家也无从谈起。马克思是伟大的思想家,他的思想来自火热的革命实践,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第一支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实质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育人观。马克思指出:“所有的社会生活,从本质上来说都是实践性的。”教育更是实践的,离了实践,教育的生命之花必定枯萎而凋零,教育生命定将结束。马克思又论述了实践与理论的关系:“众所周知,只有用实践的方法才能解决理论上的对立。”理论问题实质是实践问题,理论问题要经受实践的检验,用实践解决理论上的对立问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马克思还说:“观念的实现需要拥有强大实践能力的人。”[2]7强大的实践能力让人强大,推动观念的转变和实现。教师应当是“拥有强大实践能力的人”。毛泽东的《实践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关于实践的论述丰富深刻。理论与现实无数次证实了实践的重大价值,教育科研正是要扎根在实践的土壤中,教师正是要在实践中练就立德树人的真本领。“诗意地栖居”不是浪漫式地生活在世外桃源里,单纯地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偏离实践,远离生活,是对“诗意栖居”的误读误用,显然是荒谬的。教育科研,尤其是中小学的教育科研,要自始至终扎根在教育的土壤中。它是基于实践的反思性的实践活动,所谓纯之又纯的研究是不存在的,也是违背教育科研的本质属性的。一旦离开实践,教育科研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无论是实践家,还是实践者,实践是研究的生命之所在。

(二)实践家更注重基于实践的反思和研究,对实践经验进行理性思考,促使经验的结构化

首先,实践家基于经验,又勇于、善于超越经验,促使经验结构化。杜威早就指出:“一盎司的经验之所以胜过一吨理论,是因为只有在经验中,任何理论才具有充满活力和可以证实的意义。”[6]2不过,杜威又明确界定,教育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6]1。他一直强调教育要有“新的眼光”[6]9。所谓新的眼光,是透过经验有新的发现与见解。康德也有精确的概括:没有经验的理论是空洞的,没有理论的经验是盲目的。所以经验需要改造,经验也需要结构化,从而成为个人化的理论。

先说一个寓言故事。冬天下雪的时候,野兔出洞觅食,一定要找到自己曾经在雪地上留下来的那个脚印。脚印一旦消失,它就知道危险在前头等着它,马上退回洞里,不再轻易出来。它总得寻找食物度日,所以猎人在野兔脚印下面挖了个陷阱,表面上恢复原来的样子。野兔出来了,踩着自己的脚印向前走,掉下陷阱,被猎人抓住了。野兔是有经验的,又是小心翼翼的,但它固守经验,不知道经验需要与时俱进,需要及时改造,最终躺在经验中,被抓住了。经验是可贵的,但有时候又是可怕的。缺少“新的眼光”,缺失改造经验的意识和能力,经验很可能成为自己前进路上的敌人。实践家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对经验的超越,使经验在反思中结构化、概括化。

其次,实践家有不断发展、提升的理论素养。理性的思考也必须不断深化,实践家善于开拓自己新的理论视域,促使经验再次结构化。随着实践的深入,理论也在不断发展,人类的文明是在实践与理论一次又一次的互动中发展的。随着理性思考的再提升,实践经验会再次结构化,形成新的概括,促使个人化的理论再次获得进步。

我访谈过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张齐华。他首先表明,实践家这一概念是有别于实践者的,是对实践者的提升。但是,无论是实践家还是实践者,都以育人为目的,实践育人成为实践家、实践者的“大概念”——居于上位,具有统领性、导向性,可以发生高通道的迁移。从实践者走向实践家是从一般走向深刻的过程。他认为,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苏教名家首先应当是实践家,而且永远是实践家。这就在名师名家与骨干教师之间,多搭了一个阶梯、多提供了一个脚手架,让名师名家成长有了更坚实的基础。

张齐华一直致力于具有文化意蕴的数学教学研究,关注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方式。但他从用教育学的角度来研究拓展到用社会学的视角来研究,不仅学习情境认知理论、心理学理论,还阅读、学习社会学书籍。学习后,他思考一个问题:学生在课堂里不应该是孤立的,更不是孤独的,学生的学习更多的是互动、分享、合作的过程,是社会化学习的过程;学习方式背后或深处是一种社会关系的存在,只有改善社会关系,才能促进学习方式的深度变革。而社会关系中又自然生长出权利关系,其中包括权利性领袖,也包括人格性领袖和学术性领袖,只有调节好权利关系,鼓励合作性人格形成和共享机制的完善,学习才会真正发生,创造性成长才会生动地呈现在课堂里。由此,张齐华还得出一个结论,优秀教师、苏教名家和教研员应当反身抽离,让自己的经验结构化,让自己的教育理念系统化、概念化。这是一个在理论上转换视角、开阔视野,教学主张抑或说教育理论自我发展、提升的过程,是实践家必备的理论素养。

再次,实践家要创造性地直面单靠科学技术不能解决的复杂难题,具有高度专业化的实践智慧。佐藤学概括出教师工作的三个主要特征:回归性、不确定性、无边界性[5]264。所谓回归性,我的领悟是,责任最终还在教师自身,犹如“投”出的势必回归投掷者手中的“飞镖”[5]265,因此,教师应当有勇气,打开教师之门,乐观地面对一切。所谓不确定性,我的领会是,要在实践情境中面对问题的复杂性,“引出教育实践的创造性与探究性”[5]267。因此,教师要通过探究与创造,化不确定性为确定性。所谓无边界性,不是指学生的跨界学习,而是要确定教师的专业性,“限定每个教师的角色与责任”,“尊重教师的自律性和专业属性”[5]268。以上三个特征,用在实践家身上也是适合的,不过,三个特征进一步聚焦,那就是实践家要在专业化上下功夫,强调探究性、创造性,倡导实践家的反思和实践智慧。当然实践者也应同样具备这三个基本特征,不过,实践家的反思性、探究性、创造性要求更高,其实践智慧更具思想的深刻性和战略思维的宏大性。

幸福教科研:从实践者走向实践家(幸福教育实践论)

四、教师要努力从实践者走向实践家,在专业化的阶梯上再进一步

幸福教科研将从实践者走向实践家的命题呈现在我们面前,向我们发出了深情的召唤,并鼓舞我们在教科研中走上幸福之路,提升专业发展的水平。这一命题的凸显,让教师们真切地感受到:教育科研不是冰冷的而是温暖的,不是枯燥的而是丰富的,不是干涩的而是鲜活的。这是一个具有审美意义的专业化提升过程。从实践者到实践家,没有严格的界限,两者相互融合又相互支撑,但两者又有重要区别,我们应该通过教科研,加快这一进程,用实践家引领自己的发展。

今天,讨论从实践者迈向实践家,更有特殊意义。其一,要聚焦一个战略性话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践家应当在提高未来人才质量上下更大功夫,以创造性工作积极回应人才强国战略,在培养人才的同时,让自己成为拔尖创新人才。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讨论实践家问题,更具有使命感和荣耀感。

其二,要确立一个核心理念:教学即研究。教师要坚持在课堂里进行研究,把每一堂课当作研究课,将以学习者为中心真正、持续地落实在每一堂课中,让学生形成紧张的智力生活状态,“我会听”“我会想”“我会说”“我会用”体现在每一个学生身上,智力与非智力,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关键能力核心素养都会充分而自觉地表现出来。正是教学即研究这一理念,让教师从实践者走向实践家。

其三,要学会反思、学会改进。佐藤学在提出实践家概念时,前面就有一个重要限定词:“反思性”。这一限定,实质上是揭示了实践家的特征,也指出了成为实践家的主要路径。反思就是走向研究,走向理论自觉,走向专业品质,走向精神生活。反思的目的在于改进,反思让改进常态化、专业化,体现了教学的研究性和专业发展的提升性,在文化上进入自由创造的境界。

参考文献

[1] 苏霍姆林斯基.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箴言 [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6:137.

[2] 马克思. 马克思箴言 [M]. 汪培伦, 编译. 北京: 中国长安出版社, 2010.

[3] 陶行知. 陶行知教育言论集 [M]. 北京: 科学普及出版社, 1998: 222-225.

[4] 内尔·诺丁斯. 学会关心: 教育的一种模式 [M]. 于天龙, 译.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1:23.

[5] 佐藤学. 课程与教师 [M]. 钟启泉, 译.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

[6] 邱磊. “偷师”杜威——开启教育智慧的12把钥匙 [M].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4.

(本文首次发表在《江苏教育研究》2023年第15期)

幸福教科研:从实践者走向实践家(幸福教育实践论)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公众号
公众号
在线咨询
返回顶部